空气质量:优

景区最大承载量:2万人

当前位置   :  首页>  景区概况 > 景区快讯>正文

甘孜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

来源:本网站

日期:2022-01-18 14:46:27

浏览:

评论:次

一键分享:

甘孜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

(第17号)

 

当前,国外疫情持续高位流行,国内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,加之,春节和藏历新年即将到来,州内外人员流动增加,外防疫情输入压力持续增大,防控形势严峻复杂。为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,筑牢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坚固防线,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现就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:

一、持续关注疫情变化,提倡就地过年过节,减少人员流动、降低旅途风险。非必要不离州不出省,确需外出的,必须严格落实出州报备、出省报批制度,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须提前向所在单位(部门)报备、审批,城乡居民须向所在村(社区)报备、审批;不出国(境),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和潜在风险地区。

二、所有入(返)州人员须第一时间如实向目的地村(社区、寺管会)、单位及入住宾馆酒店报告个人行程和健康状况,入州后24小时内就近开展一次核酸检测,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有序流动。

三、有境外旅居史的入(返)州人员,须接受“14+7+7”健康管理,即入境口岸集中隔离14天后,由目的地指挥部专人专车闭环接返,接受7天集中隔离、7天居家隔离。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县(市、区、旗)旅居史的入(返)州人员,须提供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“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”,入州后集中隔离管理,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,直至离开风险地区满14天为止;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(市、区、旗)旅居史的入(返)州人员,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“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”,入州后实施32检(间隔24小时),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,纳入社区居家管理,健康监测至离开风险地满14天为止;14天内有发生本土疫情省份旅居史的入(返)州人员,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“四川天府健康通绿码”,且在入州24小时内再次核酸检测,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方可有序流动。“四川天府健康通红码”人员须集中隔离14天,并从隔离当天起,每间隔1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;“红码”关联人员32检,结果均为阴性的居家健康监测7天。“四川天府健康通黄码”人员限制通行,实行32检,结果为阴性的居家健康监测7天。上述人员不能落实居家健康管理的实施集中隔离管理。

四、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和“谁举办、谁负责”原则,暂停举办群众性庆祝庆典、文艺演出、展销促销、民俗活动、宗教活动,严格执行“红事缓办、白事简办、宴会不办”;不举办线下大规模会议、培训、团拜、慰问、联欢、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活动;不扎堆、不聚集、不聚餐、少串门,提倡家庭聚餐不超过10人。

五、医疗卫生机构、校园、养老院、监管场所、儿童福利院、宗教场所、宾馆酒店、博物馆、娱乐场所、麻将馆、棋牌室、景区景点、互联网上网场所、交通场站、商场超市、农贸市场等密闭空间或人员密集场所,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,须严格落实戴口罩、测体温、扫码亮码、日常清洁、通风和消毒等措施。

六、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经营业主、项目工地等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,建立员工出差、旅游等往返登记制度,督促员工做好个人防护,落实早晚测量体温、健康监测等措施,建立员工健康监测档案,组织无禁忌症人员接种新冠病毒疫苗。发现咳嗽、发热等症状时,督促其全程佩戴口罩,及时前往发热门诊或哨点诊室就诊,并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。

七、全州干部群众须主动落实疫情防控个人责任,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养成良好卫生习惯,自觉遵守各项措施,坚持“防疫三件套”,牢记“防护五还要”,出入公共场所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须做好个人防护,主动“扫码戴罩”。如自己或家人出现咳嗽、发热等症状时,须全程佩戴口罩,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或哨点诊室就诊,并第一时间向单位或社区(村组)报告。

八、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,单位和个人隐瞒信息、知情不报、未按要求报备或拒绝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等,造成疫情传播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,须依法承担民事、行政、刑事责任。

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甘孜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
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2118

 

我的评论

总体评价:

添加评价:

15-1000字

最佳观赏时间

康定木兰:3月中旬——4月中下旬

观赏杜鹃:4月中旬——6月中旬

最佳避暑:6月——9月

秋赏红叶:10月上旬——11月中旬

冬日玩雪:11月——3月

观赏冰川:全年

冬日玩雪:全年

日照金山:春-06:40左右

夏-06:20左右

秋-06:30左右

冬-07:00左右

科普小知识

  • 1、磨西镇名称的由来,说法不一,解放前都称为磨西面。究其来历:一是说磨西盛产玉米面粉,运销打箭炉(康定)深受欢迎,康定人叫磨西面。

  • 2、海螺沟名称的由来:一种说法是因为在沟里有一座二层山,山上有一巨石的形状酷似海螺而得名海螺沟;另外一种说法是海螺沟。

  • 3、冰川形成后,在太阳辐射、暖湿空气及其它侵蚀冰川的有效热源的作用下,冰川发生融化或蒸发的耗损,并使冰层逐渐减薄,这种现象称为冰川消融。

  • 4、大陆性冰川又称“冷冰川”。主要发育在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地区。雪线附近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,一般为500—800毫米,冰川主体温度经常保持在-1~-10℃以下。

  • 5、海螺沟冰川冰瀑布:落差最大的冰瀑布,高1080米,宽500米~1100米。

  • 6、冰川按形态分:山谷冰川、悬冰川、冰斗冰川、山麓冰川、复合形态冰川(如山谷-悬冰川、山谷-冰斗冰川等)、冰帽,以及极地冰盖、冰架、冰原等。

  • 7、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是冰川形成的两个最基本条件。

  • 8、我国共有冰川46298条,面积59406 15km2,是全球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多,规模最大的国家。占全球冰川面积的0 4%,仅次于加拿大、俄罗斯、美国……

  • 9、冰川储存了全球85%的淡水,总体积2 6X107km3,若全部融化可使海平面上升将近70米。

  • 10、全球冰川总面积15,865,756km2(占陆地面积的10%),其中96 6%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(近北极)地区,其次是北美洲1 7%,亚洲占1 2%,欧洲仅0 3%。

  • 11、运动的、动态变化的、能塑造地表、调节河川径流。

  • 12、海螺沟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,它运动剧烈、对地貌改造作用强,表碛多而厚,颜色灰暗。消融量和积累量均大,受气候波动影响强烈。

  • 13、冰川按成因及物理特性分为海洋性冰川(温冰川)和大陆性冰川(冷冰川)。海螺沟属于海洋性冰川。

  • 14、冰川(Glacier)是以一定的运动规律运动,主要分布于大陆并能长期存在的冰体;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较大的规模,是由于大气各种固态降水的堆积和再结晶作用形成的。

快捷
方式



© 版权所有 (2023) 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沟景区管理局 蜀ICP备2023025625号
总访问量:355543 昨日访问:1279 您是今日第153位访客!

景区订阅号

景区服务号

景区语音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