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气质量:优

景区最大承载量:2万人

当前位置   :  首页>  唯美海螺 > 文化海螺 > 康巴文化>正文

拂去尘封见历史

来源:本网站

日期:2017-05-19 16:05:04

浏览:

评论:次

一键分享:

贡嘎山下这片肥沃丰厚的大地,原是野兽出没,蛇虫爬行,渺无人烟之地。一年又一年、一代又一代,从中原地区、从湖广迁来汉族,从大凉山走来彝胞,国外传教士页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安营扎寨。

拂去尘封的历史,古老的磨西面当年的社会风貌、民俗民情,一幅幅地为我们展现出来……

贡嘎山下磨西面,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,拂去历史的尘埃,我们发现了磨西这部移民史,史中呈现出的——

磨西面移民姓氏与民俗民风

一、磨西面多姓氏

作为民族血脉延续的姓氏,在磨西面虽然出现的历史并不长,但姓氏之多、之杂,在泸定其他乡镇也不多见。除迁走姓氏,至今保留下来的约40多个,在新旧《百家姓》书中,均能找到。

早在秦代,代表贵贱的氏,与代表血缘关系的姓合用,成为父系血缘承袭的标志,出现了姓氏。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,原住藏民逐渐移居西北,汉族不断增多,磨西面姓氏绵延不绝。从明清两代到1950年磨西解放,主要姓氏又董、袁、徐、白、彭、王、张、梁、周、刘、蔡、祝、朱、龚、高、李、熊、邓、黄、金、兰、杨、山、林等40余个姓。多的姓氏传承了八、九代,少的也有三五代,平均以20年为一代(旧社会农村婚姻早龄化),磨西在两三百年前就有了汉姓山民。

二、磨西面的始祖是移民

今天,磨西地区众多汉姓成年人,大都说得出他们的祖辈来自哪里。比如董姓,新兴乡村民董德超家谱记载,他们董家祖籍是山西太原,祖上于明朝初年从“山西洪洞县大槐树”迁至甘肃,后代辗转来到泸定磨西面、新兴喇嘛寺及沈村海子山。白、徐、熊、彭、高、祝等姓人说,他们的老祖宗是“湖广(湖北、湖南)”人,早年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出发移居四川。当年,官府为防避移民们逃跑和反抗,把每个移民双手从背后捆起来,用麻绳串连,一路押送到四川。至今他们的后裔手腕害遗留下祖先被绳索捆过的痕迹,而且走路喜欢背着手,把上厕所方便,叫做“解手”。据史料记载,从秦灭六国之后,秦始皇迁六国富豪四千余家入蜀,到1937年抗战爆发,其间有六次大的移民入川,尤其发生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数十年的战乱,四川地方良田荒芜、人口锐减,明、清两代王朝采取鼓励的政策,将人口稠密区的人口移居四川一带,移民时间持续50年之久,移民总数逾百万之众,这就是历史上最有影响的“湖广填四川”和“山西洪洞县大槐树”大移民。移民的后代或务农经商、或从军打仗、或躲避债务、或为求生存、或为谋发展,在通往打箭炉茶马古道的途中,发现磨西面地广人稀、气候宜人、土质肥沃、雨量充沛、又无战乱,社会治安相对稳定是务农居家的好地方,于是就落业在此,过着“日出而耕,日落而归”的田园生活。这就是磨西面人口较少,但姓氏很多的原因。这些外来人自称是“炎黄子孙”,而风俗习惯却与中原和湖广接近。

三、磨西面的民风民俗

我国从古至今是一个礼仪之邦。传承几千年的汉族礼仪、信仰、风俗和禁忌在磨西早年汉姓移民身上早有体现。原生态服饰被现代服饰所淘汰,许多民俗民风传承下来,是不可忽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有的风俗文化与旅游结合,给旅游业注入了活力,俨然是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。

服饰:封建社会到解放初期,磨西面的有钱人穿洋布(机织布)衫,普通人穿手工织土布衫。从长袖短衣到洋布长衫、单衣或棉衣,全是手工一针一线,青、蓝、红、白单色布缝制而成。女衣长衫斜襟扣,裤子多为大裤裆、大裤脚;成年女性腰拴青布围腰、头缠白布(青年妇女)、青布(老年妇女)帕子;脚穿圆口布鞋,从头到脚色彩单调,但朴素大方,富贵人家小姐或年轻媳妇穿绣花鞋,劳动妇女穿草鞋。男子腰系青布或白布腰带,吸草烟者腰拴烟皮袋,上山狩猎、采药、伐木及当背脚,脚缠毡子绑腿或布绑腿、头包布帕、脚穿草鞋,长衫外套皮褂或棕蓑衣。富人一年四季有棉、毛、单、夹之分,穷人一套衣服穿四季,有个别贫穷夫妻共穿一条裤子,孩子一到冬天卷曲在火塘边过冬,终日不敢出门。

礼仪:朋友、下辈见长辈、民见官,解放前多行打拱、作揖、跪拜礼。

1、打拱礼:左拳在内,右手掌在外,以示对客人、朋友欢迎、恭敬。右拳在内,左掌在外,以示对来者或会面者不友好的表示,心存恶意。

2、作揖礼:打拱作揖、弯腰鞠躬,以示敬重。

3、跪拜礼:一般是晚辈拜长辈。多在拜年、祝寿、拜佛像、宗教活动、丧家向前来帮忙、送礼、悼念的人行跪拜礼,表达谢意。

报喜:青年男女婚后生第一胎婴儿,当日或次日,女婿备红酒、红蛋等礼物向岳父、岳母报喜,酒壶嘴朝外暗示生的是男孩,酒壶嘴朝内,表示生的是女孩。

打三朝:在婴儿满月时进行。岳父、岳母接女婿报喜后,岳母承头召集亲朋备办婴儿四季服饰,男孩虎头帽,女孩绣莲花帽,还有围裙、棉袄和小被盖,旧社会全是手工缝制或丝绣制品。打三朝那天,娘家人带着亲戚中的女性和为“月母子”准备好的肉、鸡蛋、醪糟、米、化油和衣物等到女婿家看望女儿和外孙,一般耍三天,称为“三朝”,气氛十分热闹。

满月酒:指生二胎、三胎……,左邻右舍、亲朋好友给产妇和婴儿送礼。婴儿满月那天,主人备酒席答谢,庆贺添人进口。

打亲家:小孩按其生辰八字、五行生克寄拜干爹或干妈。有的小孩子犯一个或多个关煞,犯一个,拜一个。拜男性称干爹,拜女性叫干妈,干爹、干妈为寄拜的孩子取名字。有的寄拜程序较为复杂,比如拜将军箭,要用桃木制弓、柳枝做箭,准备杯酒盘菜,拜过桥第一人,不分男女,被寄拜者射箭、取名。有的要拜铁匠、木匠、石匠、厨师、官人……。被寄拜的干爹或干妈要给寄拜者用红纸封上一碗米、一双筷子和“月月红”压岁钱或衣帽、鞋袜叫“衣禄”,有的拦住一过路人取个名即可。“打亲家”在磨西面农村非常盛行。

做生:旧社会有钱人和德高望重者很注重自己身份,讲究做生,长者叫祝寿。这天要放鞭炮、送寿礼、增寿匾、大摆酒席,增添了隆重热闹的生日气氛。男做九,女做八,即男59、69、79、……,女58、68、78、……做生。

自实行计划生育后,独生子女逐渐增多,小孩更为稀奇宝贵。许多父母都给独生子女过生日,买玩具,添新衣,吃佳肴,送生日蛋糕。做生再也不是老人们的专利了。

拜年:每年春节,晚辈备礼物向长辈拜年,长辈要给前来拜年的晚辈发数额不等的压岁钱,又叫“拜拜钱”、“花花钱”。

过节:磨西面一年最看重的节气依次是春节、端午、七月半、八月十五、十月初一五个传统节日。

1、春节:又叫“过年”。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,称大年三十,要吃团年饭。在外的亲人,无论路途多遥远,只要无特殊情况,年三十前必须赶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,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。打扫卫生、贴春联、门神、挂灯笼,杀鸡、炖肉,忙忙碌碌。团年饭做好摆在大方桌上,先敬贴有“天地君亲师”的家神和列祖列宗享用,主人点烛、燃香、鞠躬、祭拜后,全家人才坐在一起吃团年饭。长辈坐上位,晚辈坐下位,燃放鞭炮开席。吃过团年饭,还要给拉地耕牛、结果树木喂年饭。初二开始拜年、走亲戚,初九开始耍狮灯、龙灯,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,年就过完了。

2、端午节:农历五月初五日,家家户户门上挂上洒了雄黄酒的陈艾、菖蒲;煮大蒜、鸡蛋,在房前屋后洒雄黄避邪、驱蚊虫;煮腊肉、吃粽子、喝玉米酒庆贺大春播种。

3、七月半:俗称“亡人节”。活着的人包袱子给自己祖宗或亡人,供奉于神龛面前案台上,摆上供品,祭三五天不等。民间传说,七月半这天,阎王爷打开阴曹地府鬼门关,放鬼魂到阳间领钱。袱子又叫阴币,每个袱子用白纸包住打有7个或9个外圆内方的纸钱,按亡人姓氏、辈份、出生年月日、奉上姓名,写好袱面子放在神台前面,每天烧香、点烛,并摆上干净饭菜、白酒、水果等供奉。七月十二烧新亡人的袱子,十三日烧旧亡人的,边烧边泼水饭并招呼亡灵领钱,同时要给地盘业主、引魂童子、孤魂野鬼烧袱子和散钱。七月半谁家不烧袱子,则被乡邻、同宗族人视为无后或不孝,是第一大忌。

4、八月十五:八月十五月亮升起,户户烧香、烧钱子,摆上月饼供奉月亮神。月饼多为自家烤制,吃月饼表示亲人团圆。白天亲朋好友互相赠送月饼,寓亲情、和睦、团结之意。

5、九月九醪糟子,即现在“重阳节”。九月九是秋冬交替时节,年迈者,此时吃醪糟,有调解肠胃、解除劳疾、平衡机体,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。是旧社会老年人的节日。

6、十月初一:农历十月初一是牛王菩萨的生日。这天,农家的牛不下地劳作,更不能打骂耕牛,早、中、晚各喂一桶加玉米面、豆渣的饲料。户户打牙祭,吃糯米糍粑,表示来年日子,在牛的帮助下,过得有滋有味。

婚姻习俗:封建时代婚姻是媒人说合,父母包办。

1、提亲:俗话说“男大当婚、女大当嫁”,许多农家男女还不到谈婚论嫁的年龄,父母便托媒人或亲朋好友为女儿找婆家,为儿子挑媳妇。一般是由男方家长托“红爷大人”或“红娘”向女方家长提亲,介绍男方家庭情况、经济条件、地理位置,男方生庚年月、性格脾气、身高长相、健康状况及特长等,反之媒人向男方介绍女方相同信息。双方父母口头同意,接着是合婚。

2、合婚:请算命先生对男女“生庚八字”进行测算,看相生或相克,相生便开出八字合婚,并选订定婚和结婚日,如果相克必须放弃。

3、订婚:由男方家主动请媒人向女方家送去礼物,一般是粮食、肉、烟、酒、布。如果女方家接下礼物,就表示同意这门婚事。男方约定订婚日子,备下酒席,请女方家长、亲友和男方亲戚,酒桌上宣告某男某女订婚和婚期。从此男女双方再无人上门提说亲之事。提亲、合婚、订婚到新娘上轿之前男女双方不能见面,一切由媒人穿针引线,男女双方家长进行操作。

4、娶亲:当地叫“开宴席”,新郎叫“新郎官”,新娘叫“新娘子”。男方家请看日子先生选择良辰吉日开宴席,要向远亲近邻发红纸请柬。到了正宴这天,由媒人和一位口碑好的年轻妇女引领几位妇女接新娘子,几位帮忙男士背挑礼品,轿夫抬着花轿,一前一后两个孩童打着挂有红灯笼、彩旗的竹丫,吹鼓手吹响唢呐到新娘家接亲。接亲妇女向新娘家司仪递上红纸礼单,唱一件、展示一件。分别有新娘穿的全套穿着,梳妆打扮器具。送新娘祖辈、父母、姊妹新衣新鞋及边猪(半边猪肉)、坛酒、斗粮。摆礼结束,接着为接亲队伍安席,此时新娘更衣准备上轿。新娘上轿出门,哭婚达到高潮,哭得越厉害,婚礼越隆重。新娘哭唱内容,倾诉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姊妹间难分难舍的亲情。良辰一到,新娘上轿,接亲娘子让带来的一名男童坐在新娘怀中“押轿”。接亲、送亲队伍上路,鞭炮声、唢呐声喜气冲天,非常热闹。

新娘进了婆家门,也要摆礼,把女方家送来的陪嫁物品一一展示在案台上,从穿着到家具一样不少。接下来,新郎、新娘在神龛前拜天地、拜公婆、拜亲友、夫妻对拜,新郎牵着新娘进入洞房。仪式一完,便安席待客。坐席也有讲究,先远亲、后近邻,先长辈、后晚辈。酒菜上齐,说席先生开始唱席,一般都有固定唱词,也有临场发挥,逗得满堂欢笑,增添喜气。席散客走,新郎揭去新娘红盖头,新娘才露出“庐山真面目”。新娘、新郎若有一方满脸大麻子,或五官不正,也只能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”。此时闹洞房便开始,特别是年轻人,不分辈份,讨新娘糖果吃,互相嘲笑打逗、唱山歌、讲笑话,甚至要搞些恶作剧,达到喜庆氛围。

5、倒插门:有女无儿的农户,缺男劳动力,也为了传宗接代,招某男青年上门为婿,叫倒插门。上门女婿要改名换姓,跟女方姓,到第三代才还祖,恢复男方原来的姓氏。招女婿与娶亲仪式相同。磨西面最早移民男性多,上门汉也多。

磨西面人十分看重丧葬习俗,至今仍保留祖上传下来的葬礼习俗。

1、报丧:某家一旦有人去世,立刻燃放鞭炮,驱散附在死者身上的邪气,向社会发出某家有人去世的消息,亲朋好友、左邻右舍不约而同前来帮忙,料理死者后事,同时死者家派人向远亲报丧,行下跪叩头礼,并安排专人向上门哀悼及送礼帮忙的远亲近邻跪叩致谢。

2、洗浴:跟死者最亲近的人,用温水将遗体从头到脚,全身擦洗一遍,换下旧衣,穿上新衣、鞋帽,衣衫穿单不穿双,是老人的叫老衣,死者是女,梳洗头发,是男,要剃去头发,然后将尸体平放在木板或门板上等待入棺。死者脸朝天,用白纸或草纸盖面,板下点一盏清油灯,燃到出殡为止。

3、请道士做道场,开路、做文书、设灵位、选墓地,定下出殡日期时辰。

死者是大户人家,做道场五至七天,个别有做七七四十九天。一般做一至三天小道场,有的做一天一夜又叫“昼夜宵”。最简单是开个路,一天时间。其作用送亡人灵魂通行无阻,顺利升天或到阴间阎王爷那里报到,请求阎王宽恕死者在阳间的过错、罪恶,免受惩罚。对此,道士要做文书,制作象征死者灵魂的白幡,设置灵堂、灵位,道士唱固定格式咒语,孝子贤孙跪在灵位前边烧纸钱,边守灵。在进行道场或开路期间,帮忙人收礼、记账、包袱子、写袱子、打火把、打金井(挖坟坑)、写挽联、祭帐,后勤人员则做饭菜安排酒席,准备待客,一切在总管指挥下有序进行。丧家忌讳逢三遇七不出殡,传说逢三遇七,死者到奈何桥下洗手,发现自己手上的肉烂了,方知自己不在人世,就要回家,搞得家人鸡犬不宁,也有人说死者到望乡台返回,后人不吉利,所以七是祭日。

4、避凶:一是看到场尽孝儿女及亲戚,有无与死者相克的,有则要回避;二是若犯重丧,道士要用一只白鸡来撵煞,出殡在棺材上放只大红公鸡,或用偷葬避凶。

5、出殡:抬棺木的人为双数,六抬,八抬……。套在棺木上的绳子,打结要打活结,抬起的棺木不能着地,途中小休放在高凳上。死者长子包孝帕,双手端燃香点蜡灵位牌,次子执魂幡,火把在前照路,沿途撒买路纸钱,燃放开路鞭炮,后面是棺木,棺木后面是送葬人。

6、落土为安:棺木下葬前,道士将做道场,开路烧的香、纸钱灰倾入金井内(坟坑)垫底,棺木放在灰层之上。道士念悼语,死者亲属围着棺木转三周与死者告别,祝死者入土为安。晚上孝子贤孙守护棺木,防开棺被盗。次日砌好坟墓,道士继续为亡灵超度,烧袱子,魂幡挂在坟头上。有的人家在坟头上栽棵万年青幼苗或一棵茅草、竹。过三五年,坟上树或草枝叶茂盛,家景渐好,添人进口,就认为坟埋到了好风水。以后家中出了文官或武官,叫埋到龙脉。特富裕人家要为过世老人坟墓修“山郭”、立碑,是一种地位、等级的象征。

九碗席:乡间农户举办婚庆、丧事、给老人做生、新房落成、吃满月酒、金榜题名等大事,或有贵人、远朋造访,主人置办九碗席答谢帮忙、送礼的人,或款待客人。九碗席主菜有:丸子一碗、墩子两碗、炖菜一碗、烧白一碗、酥肉两碗、粉条木耳各一碗,摆上大方桌,三碗一排,三排九碗,像是方方正正一枚大官印,佳肴美味、烧酒,一品乡情、乡味,和谐热闹。

信仰:最初来磨西面的移民,有的信道教,有的信佛教,他们建庙宇、兴庙会。在缺医少药年代,某家有人久病不愈,请端公道士“打锣锣”、“送花盘”,这种活动在夜晚进行。端公临时立个神位,供奉他的师祖、菩萨,烧香、烧纸钱,挽手诀、念咒语、打卦、作揖、叩头有时跺脚、丢刀、令牌比划,几经周折,送走藏在屋中或附在病人身上作祟的鬼邪。有的信教徒进庙求观音、药王、川主等救苦救难、祛病消灾。

锣鼓:内地传入磨西面的锣鼓,由鼓、锣、钹、铛四件组成。演奏时鼓领奏,其锣、钹、铛依鼓点节奏变幻声调长短、轻重,节奏感强烈,音响变换丰富。多用于死者道场、送葬、庆典、庙会,春节耍狮灯、祝寿等民俗文化活动。

禁忌:

1、有悲伤事,不能在别人家中流泪哭泣或诉说,视为不吉利。

2、妇女小产、怀孕、月经,凡占有血迹的女人不能进别人家的门,否则被认为带有血光之灾。

3、女人夜不梳头,夜照镜子鬼要来。

4、表兄妹不开亲。

5、禁对老人不孝,以强欺弱或吸食鸦片。

上一篇: 康巴人性格

我的评论

总体评价:

添加评价:

15-1000字

科普小知识

  • 1、磨西镇名称的由来,说法不一,解放前都称为磨西面。究其来历:一是说磨西盛产玉米面粉,运销打箭炉(康定)深受欢迎,康定人叫磨西面。

  • 2、海螺沟名称的由来:一种说法是因为在沟里有一座二层山,山上有一巨石的形状酷似海螺而得名海螺沟;另外一种说法是海螺沟。

  • 3、冰川形成后,在太阳辐射、暖湿空气及其它侵蚀冰川的有效热源的作用下,冰川发生融化或蒸发的耗损,并使冰层逐渐减薄,这种现象称为冰川消融。

  • 4、大陆性冰川又称“冷冰川”。主要发育在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地区。雪线附近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,一般为500—800毫米,冰川主体温度经常保持在-1~-10℃以下。

  • 5、海螺沟冰川冰瀑布:落差最大的冰瀑布,高1080米,宽500米~1100米。

  • 6、冰川按形态分:山谷冰川、悬冰川、冰斗冰川、山麓冰川、复合形态冰川(如山谷-悬冰川、山谷-冰斗冰川等)、冰帽,以及极地冰盖、冰架、冰原等。

  • 7、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是冰川形成的两个最基本条件。

  • 8、我国共有冰川46298条,面积59406 15km2,是全球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多,规模最大的国家。占全球冰川面积的0 4%,仅次于加拿大、俄罗斯、美国……

  • 9、冰川储存了全球85%的淡水,总体积2 6X107km3,若全部融化可使海平面上升将近70米。

  • 10、全球冰川总面积15,865,756km2(占陆地面积的10%),其中96 6%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(近北极)地区,其次是北美洲1 7%,亚洲占1 2%,欧洲仅0 3%。

  • 11、运动的、动态变化的、能塑造地表、调节河川径流。

  • 12、海螺沟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,它运动剧烈、对地貌改造作用强,表碛多而厚,颜色灰暗。消融量和积累量均大,受气候波动影响强烈。

  • 13、冰川按成因及物理特性分为海洋性冰川(温冰川)和大陆性冰川(冷冰川)。海螺沟属于海洋性冰川。

  • 14、冰川(Glacier)是以一定的运动规律运动,主要分布于大陆并能长期存在的冰体;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较大的规模,是由于大气各种固态降水的堆积和再结晶作用形成的。

快捷
方式



© 版权所有 (2023) 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沟景区管理局 蜀ICP备2023025625号
总访问量:355543 昨日访问:1279 您是今日第153位访客!

景区订阅号

景区服务号

景区语音下载